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发展历程及重要性
(一)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定位
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是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党和国家社会舆情和分析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发展历程:
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是1993年李瑞环主席提出的,当时李瑞环同志指出,政协不立法,但是可以立言、立论,可以利用我们的组织网络优势、人才优势、界别优势,汇集各个方面的反映,把散佚在民意的各方面信息、社会情况和人民意愿汇集起来,通过政协组织系统地向各方面反映,以供分析判断形势、进行有效决策时参考。自此,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有声有色开展起来,并在全国各级政协逐步开展。
李瑞环主席认为:“社情民意是指社会生活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社情包含着民意;民意不等同于社情,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在许多情况下,社情就是民情。因此,了解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
社情民意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工作机制初步形成,先后出台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关于改进信息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条例》。2007年11月,全国政协有史以来第一次召开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会上,贾庆林主席、王忠禹副主席作了重要讲话,郑万通秘书长作了1万字的工作报告。此次会议分别邀请了各党派中央主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和副省级政协、全国政协信息直报点(基层政协)的主席、研究室主任和工作人员,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三)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性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把当前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突出性的问题,及时、如实地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这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举例说明,十届全国政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信息1434期,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此指示达600多人次。在参加全国政协社情民意的培训班上,信息局的领导说我们讲起全国政协的社情民意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国家领导人主动问起贾庆林主席,怎么最近没有看到政协的信息了。就这样一件事足以说明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的重要性,它已经进入领导决策的视野范围内,全国政协在这方面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信息报送形式和范围
(一)全国政协信息报送形式和范围
1、《政协信息》报: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国务委员。
2、《政协信息专报》:根据涉及内容有选择性的报《政协信息》所报范围。
3、《政协信息打印稿》:此信息因涉猎特重大机密,直接用打印稿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例2009年孙德汉主席撰写的放开低空的建议,就是以《政协信息打印稿》形式报送的)。
4、《政协信息转送件》:转送有关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处理的信息。
(二)省政协信息报送形式和范围
1、《省政协重要信息专报》:主要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反映事关我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某一方面的重要意见建议。
2、《省政协信息专报》:主要报省政府领导和省政协领导反映事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要方面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3、《建言献策》:主要报省领导和省政协领导反映事关我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某一方面的系统论述和建议。
4、《省政协信息—两会专报》:主要报两会期间向省领导和省政协领导反映社情民意或事关我省政治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
5、《报全国政协信息》:主报向全国政协办公厅反映事关或可能影响全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6、《省政协信息转件》:主要报相关地市政府及省直相关厅局转送事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某一方面且不宜作信息处理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三)市政协信息报送形式和范围
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成员及无党派人士、特邀信息员,围绕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政协青岛市委员会办公厅内部刊物,向市委、山东省政协和全国政协反映重要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
1、《全国政协信息专报》:通过加密网络报全国政协办公厅,抄报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
2、《省政协信息专报》:通过加密网络报山东省政协办公厅。
3、《社情民意》:通过金宏网和纸件报市委、市政府办公厅、抄报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送市政协各厅、室。
4、《信息专报》:此信息因涉猎秘密和有关我市重大事件,通过金宏网和纸件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
三、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相关知识
1、什么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全国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见》中这样表述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就是人民政协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改革发展中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政协的专门渠道汇集、分析、反映情况和意见,帮助领导机关分析判断形势、进行有效决策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2、做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贾庆林主席在全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做好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有利于反映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各方面的团结工作,促进我国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利于协助党和政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密切人民政协的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之间的联系,丰富和活跃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和形式。
3、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和优势密切结合,为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服务,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总结为三个要:
(1)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广大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本界别群众,了解民情,体察民意,集中民智。各级政协组织要为政协委员提供有利条件和制度保障,切实维护政协委员依照宪法、法律和政协章程反映社情民意的民主权利。
(2)要突出人民政协的自身特色。注意体现党派性,重视反映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其他统一战线成员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看法和主张;注意体现界别性,重视反映来自各个界别有代表性的群众意见,反映一些人数不多但需要引起关注的特殊群体的合理诉求,反映一般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注意发挥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基础作用,重视反映各专门委员会经常性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足以体现咨政性,重视主动策划、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履行职能的多种方式反映社情民意,及时转化参政议政的成果,提出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
(3)要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围绕国家大政方针和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突出问题,及时反映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对大量零星、孤立、分散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加工提炼,从中发现并反映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所反映的信息要真实准确,保持生动鲜活,尽量原汁原味;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既要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合拍、对路”,又要突出新视野、新角度,富有建设性;尽量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提高报送时效;把一事一报同综合报送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4、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内容
(1)突出反映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要掌握不同时期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所抓的重点工作,当务之急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有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性思路等应成为报送信息的重点。
(2)注意反映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对可能引起全国连锁反应或导致当地经济和政治生活严重紊乱的重大事件、举措、行为要及时反映,要突出反映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3)要善于捕捉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有些事出现苗头,看似很小。容易被忽视,如果带倾向性,若不及时注意防范,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影响全局的大问题。在社情民意信息中反映这类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对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了解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同志看问题要有敏感性。
(4)对中央重要方针政策出台后和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后,政协委员、党派成员的独到见解和代表性人物的重要态度。
(5)改革开放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群众情绪的普遍性变化,有可能引发局部性社会动荡的突发事件。
(6)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情节恶劣、民愤很大而由于关系网的保护反映不上去的情况。
(7)灾情严重,当地干部群众情绪动荡,需要中央或上级领导机关采取紧急措施的。
(8)民族、宗教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突出问题,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9)反映其他渠道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愿,特别是统一战线内部中高层人士的看法、特殊群众的要求等。
(10)注意反映新的情况和建议。报送信息要尽可能有新的内容,避免上报那些内容陈旧、建议雷同的信息。
(11)在各级政协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组织召开的常委会、全体会等会议上所反映的问题可以归纳成信息报送。
(12)提案与信息的相互转化。将提案转化为信息,可以拓宽信息来源渠道,质量也有保证。
5、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特点(归纳为五个特性)
界别性。人民政协由界别组成。政协的每一个界别,都联系着一部分群众。政协信息主要是反映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本界别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界别性是政协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一个重要特点。
真实性。真实性要求如实提供情况,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准确地、“原汁原味”地反映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警示性。政协信息要求敢于反映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敢于反映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意见、建议,包括较为尖锐的批评和前瞻性的警示。
建设性。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党和政府所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使是警示性、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也是立足于出主意、献良策,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具有积极的建设性。
内部性。政协信息反映的是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各界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不宜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以内部刊物形式报送有关领导同志,仅供领导参阅。
6、政协反映社情民意应把握的原则
(1)力求真实。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原汁原味”地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2)注重质量。着眼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决策,充分反映需要党政决策部门了解的或其需要了解的有分量、有价值的信息。
(3)突出特色。发挥政协优势,突出界别特色,避免一般化。要重视反映其他渠道不易掌握、不易反映、难以得到的社会情况和群众意见;重视反映统一战线内部中、高层人士的看法,包括少数人的不同意见;重视反映各个界别和特殊群体的要求,包括那些人数不是很多,但需要合理兼顾的意见。
(4)争取快速。收集和报送信息要反应灵敏,减少环节,快捷高效。重要信息要一事一报,急事急报,必要时跟踪连续报。
7、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的主要来源
(1)政协委员在政协全体委员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上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
(2)根据政协常务委员会、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建议案、建议等转化的信息;
(3)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在议政会、社情民意座谈会等各种会议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4)政协委员在视察、考察、座谈、专题调研、学习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5)政协委员通过反映社情民意电子信箱、传真、电话、信函等方式反映的意见和建议;
(6)政协专门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在组织委员视察、考察、座谈、调研等活动中了解到的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7)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各区县政协报送的信息和反映的重要情况;
(8)政协信息工作部门通过召开各类座谈会、专访、约稿等形式收集的信息等。
8、社情民意信息的基本要素
政协社情民意信息有六个基本要素,即:时间、空间、主体、事件、结果、建议。时间是指要准确地反映信息主题发生的具体时间,它体现出信息的时效性;空间是指反映信息主题发生的地点和范围,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信息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主体是指要准确交代信息涉及的对象(人或群体);事件是指信息中所反映的问题,包括信息主体与事件的关系、事件的背景、事件的发展过程等;结果是指信息对反映的事件要有性质的基本判断和初步的定量分析;建议是指根据上述五个要素,信息提供者向决策部门提出的具有独到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应当是政协信息中最有决策参考价值的主体部分。
四、社情民意信息与提案的区别
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目的是让党派及其成员、人民政协和政协委员能够用简洁的方式同决策的主要领导同志建立一种沟通。这条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内部性或保密性,这一点与提案不同。
1、提出的主体不同:提案只有(本级)当届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才能提;而社情民意信息则可以由各级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工商联以及他们各自联系的特殊界别的群众。
2、时间期限不同:大部分提案在每年政协大会期间提出,基本上9月当年的提案工作截止。而社情民意信息则可以随时报,没有时间限制。
3、审查机关不同:提案由政协提案委员会审查、决定是否符合立案标准。而社情民意信息则由政协信息部门来处理,决定是否呈报党政领导。
4、内容、格式不完全一致。提案题目一般是:关于XXX问题的提案,案由、提案人、联系方式,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提案人本人撰写,主要是政策建议型。社情民意信息则是以反映信息部门的口气撰写。XXX委员反映、XXX委员说,XXX在视察中的建议意见、XXX在会议上的发言等等。可以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建议,如果没有成熟的建议,也可以只反映问题。
5、承办方式与承办人不同:提案:职能部门办,每案必复。信息:上报信息是反映给中央(省级、市级的)党政领导,为中央(省级、市级的)党政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有时有批示。
6、各自的优势:提案的优势是社会影响和办理过程规范,有严格制度,每案必答。社情民意信息的优势是大、高、快,信息反映大问题,上到中央(含省级、市级的)高层,时效性很强,快的、重要的几个小时就可以送到中央,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直通车”。
五、社情民意信息编辑技巧
(一)一篇好的信息应该具有重要、全面、及时、准确、真实、规范的特点,缺一不可。全面就是反映的问题全面,准确就是真实反映下情,信息的真实性是信息质量的核心。规范就是报送的信息格式规范,并注明反映者的姓名、职务—是否专家、联系方式等,以便于做好联系和反馈工作。
(二)尊重信息反映者的真实意愿,保持信息的原汁原味。负责信息工作的同志在编审信息时要注意保持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特色,充分了解和尊重信息反映者的真实意愿,保持信息的“原汁原味”。如果在编审信息的过程中过分雕琢,把信息中原有的“棱角”都打磨平了,拐弯抹角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就无法使中央领导准确了解事实全貌和信息反映者的真实想法,这样的信息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对来稿中有价值的观点进行提炼。虽然强调原汁原味,但也要加工提炼,信息不是来文照登,这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特别是对有价值,但不完全、不充分的信息不轻言放弃。要对来稿中有价值的观点进行提炼和深化,有些信息中提出的问题很难重要,但原稿中可能说得不太清楚,需要进行深化处理。提意见建议,一般不要就事论事,而是有深度。揭露某一社会弊端,不仅剖析其成因和后果,而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许多党政领导愿意听取政协的意见,其原因就在这里。
(四)处理好质量和数量的关系。信息的数量不一定多。一篇有份量的信息,比十篇一般化的信息重要的多。报送的要是精品,搞信息工作不能仅仅作为二传手,把好第一道关,树立精品意识。
(五)拓宽信息来源。不能坐等来稿,要主动搜集。注意大会、常委会期间信息的搜集工作,会议期间委员会提交一些发言,也要注意在视察、调研活动中,专题研讨会、座谈会上,反映的情况,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是可以转化为信息,有些调研报告中有一些观点可以转化为信息。注意抓三部分人的信息①有分量的人反映的有分量的信息,②内行人反映的内行情况,③基层委员、党派成员在工作中了解到的真实情况。要注意这三部分人的意见、建议。同样的建议,不同的人提出,效果是不一样的。
(六)几个需注意的问题:
1、标题:很多比较平淡——建议、呼吁,应抢眼、反应出核心内容,体现特色。醒目的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有什么问题反映什么问题,有话直说,杜绝套话、废话,不要给领导上课,也不要给领导讲道理。专业术语要少,要让领导看的懂。
3、建议不能太干,要有说服力和看点要做精做实,把握好度。
4、篇幅:不宜过长或过多,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如果只有问题就仅反映问题,将其说透即可。字数一般为1500字左右。
5、注意学习,掌握党的方针政策,熟悉主要法律法规。要有政治敏锐性和政策把握能力。注意一项新政策颁布实施、或政策调整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不能在信息中说上些过时的话。尤其是不能说错话。
(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九报九不报”
一是有代表性人物对中央重大方针和国内外重大事件的重要表态或独到见解要报,但一般性表态可以不报;
二是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独到的理论观点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思路要报,哪怕“小人物”提出的也应重视;但“炒冷饭”或缺乏可操作性的思路不报;
三是对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新苗头、新事物、新经验要报,党和政府已有反映的一般不报;
四是对可能诱发局部性社会动荡的突发事件,即便处于苗头状态也要报,对个别人的牢骚和不满,一般性社会治安事件和群众纠纷可以不报;
五是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情节恶劣、民愤很大而由于关系网保护反映不上去的,经核实后要报,一般性案件或道听途说的不报;
六是对灾情严重、当地干部群众情绪动荡,需要中央或上级领导机关采取紧急措施要报,一般灾情和救灾情况可以不报;
七是对民族宗教工作中的突出矛盾突出问题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可报,而其一般性情况可以不报;
八是对委员直接了解到的港澳侨台人士和国际人士针对我内政外交发表的确有份量的评论要报,对不是委员第一手掌握或分量不够的可以不报;
九是对统战工作和政协工作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要报,但一般性的工作议论和工作动态可以不报。